传说中的羊水穿刺,让我们一起凑近瞅瞅
摘要: 羊水穿刺羊水穿刺检查是产前诊断的一种确诊方法,具体是指在超音波导引之下,将一根细长针穿过孕妇的腹壁、子宫壁,进入羊膜囊,抽取羊水进行检查。羊水存在于羊膜腔内,受精卵于受精第七天形成羊膜腔,开始产生羊水
羊水穿刺
羊水穿刺检查是产前诊断的一种确诊方法,具体是指在超音波导引之下,将一根细长针穿过孕妇的腹壁、子宫壁,进入羊膜囊,抽取羊水进行检查。羊水存在于羊膜腔内,受精卵于受精第七天形成羊膜腔,开始产生羊水,妊娠12周时羊水量为50毫升,20周时为400毫升,36~38周时为1000—1500毫升,接近预产期羊水量稍有下降
羊水穿刺的检查项目
羊水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,母体分泌的各类激素、胎儿的分泌物排泄物、以及胎儿的脱落细胞等。羊水穿刺时可以抽取20 mL羊水,将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收集起来,培养2周后经过特殊处理,得到胎儿染色体,后续可以进行核型分析、染色体遗传病诊断、性别判定,也可用羊水细胞DNA诊断基因病、代谢病,测定羊水中甲胎蛋白,还可诊断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等。妊娠晚期,羊水穿刺检查可测定胎儿血型、胆红素、卵磷脂、鞘磷脂、胎盘泌乳素等,了解有无母儿血型不合、溶血、胎儿肺成熟度、皮肤成熟度、胎盘功能等。
羊水穿刺的最佳时机
羊水穿刺的最佳时机是妊娠16~24周,此时胎儿小,羊水相对较多,胎儿漂在羊水中,用针穿刺抽取羊水时,不易刺伤胎儿。抽取20毫升羊水,只占羊水总量的1/20~1/12,不会引起子宫腔骤然变小而流产,而且这个时期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比例大,细胞培养成活率高。羊水穿刺从操作原理上面讲,是收集了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基因分析,以及各类活性物质检测,对于胎儿的一些遗传性疾病诊断准确性可以达到99%以上,属于最终的金标准检查。
风险与适应症
羊水穿刺毕竟属于侵入性诊断,也是确诊性检查,一般情况下,如果能够通过无创的方式诊断,不会轻易推荐孕妇进行羊水穿刺,满足下面指证的孕妇才会推荐进行羊水穿刺: ≥ 35岁的高龄孕妇; 唐氏筛查高危且无穿刺禁忌症的孕妇; 夫妇一方为染色体病患者,或曾妊娠、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; 超声筛查发现异常的孕妇; 无创DNA检测发现异常的孕妇。
羊水穿刺也存在一定风险,可能导致流产、感染等并发症,但也不必过度担心。穿刺后流产的发生率大约0.5%左右,这一概率不仅与孕妇本身体质和孕周有关,也与穿刺医生和超声医生的经验有关。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并实时监测,胎儿的每一个部位都可以看清楚,不会伤到宝宝。羊水穿刺时,抽取羊水量占整体羊水量不到8%,也不需要担心穿刺后羊水减少的问题。
羊水穿刺后,肚子上会留下一个创口,孕妈注意伤口消毒和清洁,适当口服安全的抗生素预防感染。如果腹部总是不舒服,有下坠感,或者阴道里有红色分泌物,注意自己有没有发烧的现象,还是尽早去看医生,检查一下比较放心。
总结一下,羊水穿刺是一项准确性很高的侵入型检查,但是因为有创,具有一定的风险,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前期筛查提示有胎儿染色体疾病的高风险才需要进行,正常情况下不要轻易启动这项检查。
END